[日期:2016-08-31] | 浏览量:100 | 作者:psychic |
斯金纳箱是心理学家斯金纳对行为认知的一项实验,这项实验证明了如果重复和强化某个行为,这种行为还产生了有利结果,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塑造,也就是说它的强度增加了,人们对这种行为就会产生认可和重复。这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很大影响,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通过重复产生了有利结果,就会让人们重视和认可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习习惯的效果。
1.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及其“斯金纳箱”
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坚持华生的S~R公式,但他更着重于研究反应,而不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种,其中,应答性行为指某种特定刺激诱发的行为,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如白鼠按压杠杆。操作性行为的特征是,构成行为的反应是自发的,无法确定反应的出现是由何种刺激引起的。斯金纳认为,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是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设计了著名的“斯金纳箱”作为研究动物操作性行为的实验仪器。饥饿的白鼠被关在箱子里,可以自由活动。它在自由活动时偶然压到箱内的一根杠杆,从而牵动了食物库,一颗食物小丸落入箱壁下的小盘里,白鼠便得到了食物。由于这个按压杠杆的行为每次发生时,都立即跟随着食物的出现,因此,这一行为就得到了加强。这样,每次白鼠被放在箱子里时,就更可能去压下杠杆,相对于白鼠在箱中所表现出来的其他行为,这个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
2.学习习惯行为强化的原理
“斯金纳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行为强化的原理: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因此,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斯金纳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这里所谓的“强度增加”,是指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这个增强了操作行为的结果就称作强化刺激。强化刺激物可以是作为奖赏的任何东西,如食物、金钱、赞扬或避免某种惩罚。
3.行为矫正
斯金纳根据实验所得的结果,提出了一套行为矫正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精神病院、弱智儿童教养所、工业管理等方面的心理矫治,成效明显。他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治疗和咨询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有目的奖赏那些需要保留、巩固的有益行为,忽视或惩罚那些需要弃除的不良行为,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斯金纳箱的实验说明了行为是可以矫正的,就像学习习惯一样,也是需要不断培养的,除此之外,斯金纳的行为矫正术应用十分广泛,这也证明了这项实验的正确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推荐】:
1.团体心理咨询与集体心理治疗的特色疗法——释放疗法
2.心理学上有趣的“视网膜效应”帮我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3.如何运用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