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5-06] | 浏览量:1011 | 作者:Hypnos |
催眠治疗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医学心理学治疗方法之一。在上个世纪发明麻醉方法以前,它被成功地运用于外科止痛。近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催眠治疗反应方式的实验生理学基础已经建立起来。首先是研究了在临床应用领域里确定和区别适应证的问题。另外还将催眠技术从一种以刻板方式操作的权威性仪式发展成为一种包涵许多创新性干预策略的灵活的治疗形式。
许多教科书的作者,如科洛格,克拉斯内科霍,思密斯,瑞文斯托弗,柯萨克等,用充分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显示,催眠几乎可用于所有心身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及许多躯体疾病。例如:
1)躯体问题:免疫相关问题(疣、鱼鳞病、皮炎、肿瘤);血管运动性疾病(止血,雷诺氏病,创伤);急性疼痛(助产,术后疼痛,牙科治疗);神经科疾病(遗忘,中风后康复);性功能障碍。
2)心身疾病:慢性疼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克隆氏病、消化性溃疡、哮喘、花粉热、原发性高血压。
3)神经症性障碍:恐怖症、强迫症、反应性抑郁、创伤后应激综合症、睡眠障碍、分离性障碍。
4)行为障碍:咬指甲、遗尿症、吸烟、肥胖、学习困难及竞技体育压力反应。
禁忌症:早期精神病人的脱离现实会受到催眠的促进,出现更严重的失代偿;急性期精神病人不能与治疗师建立适当的关系;偏执性人格障碍的病人会对治疗师的暗示产生妄想性理解;许多人主张,不能对癔症性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催眠,因为有可能会被其用作情感爆发的“表演舞台”而对良性变化无益。在滥用的情况下催眠状态本身会成为一些病人软弱无力处境的隐喻性写照,因而会进一步加深原有问题而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副反应:据赫维特(MacHorvet)(1986)等报道,约有2—5%接受治疗者出现代偿、头痛、激越、抑郁等副反应。一般可以进行预备性会谈,以检验受试的个体反应方式,来避免出现副反应。并且,不主张对陌生的参加者做集体催眠。
结语
催眠治疗是由很多操作技术构成的一种传统疗法,这些技术可以灵活组合,在达到许多医学及心理治疗的目的方面十分实用。目前人们对这种传统疗法产生的兴趣,首先在于应用的方面,也即解决问题、促进康复,然后才是其对于病因研究及诊断的价值。催眠治疗还与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兼容性,可以与它们联合使用并增强它们的有效性。这也是在对催眠治疗进行改进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催眠治疗的一个本质性特征是其“资源取向”的做法,即治疗的重点放在病人的能力上,而且还将症状改释为一种创造性的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尝试,尽管症状毫无疑问有其不利之处。这就是所谓“利用原则”。
传统的诊断体现的是缺陷取向,常使病人的自尊心受到削弱。利用原则却是自始至终着力于加强病人的自尊,以增强其生活自助的能力。利用病人特点的做法还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治疗师一患者关系。从这一点看,诊断的用途仅仅是作为开始进入一种关系的标记而已,更多地是一种“互动性诊断”。
总之,催眠治疗是一种灵活的治疗方法,其效用有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可以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于不同领域。
【相关文章】:
1、催眠教你增强自尊心和动机(一)
2、催眠教你增强自尊心和动机(二)
3、青少年催眠治疗:对于年轻人来说,童年不易
4、催眠术疗法—让你战胜自卑感,走向自信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