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30]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一个人具有意识状态和无意识两种状态,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无意识就像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无意识的参与。而催眠术的操作针对的就是我们的无意识层面,将它从幕后搬到台前,深入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
无数的思想家都建议对意识与无意识心理要做出区分。当前理论假定这两个系统本质上是相互补充的,意识心理或许聪明有效,而无意识心理却是智慧和再生性所需。
一、意识一般是难以觉察到自我及世界的控制本质,而意识“筛查”的内容取决于我们的意图。我们意识的取样资料不会显示整个心理回路而只能体现其中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选择性注意将这些资料从其“母体”上切下来。具体来说,在为了实现自我内部或环境内部某个特定变化而付出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并没有理解该变量周围的自我平衡网络……而在某种程度上,智慧的核心任务是矫正这些目光短浅的目的性视角。
因此,当一个人认同意识心理的自我容纳过程并将其从更深层的统合资源分离出来时,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二、最激进的观点就是认为无意识过程是聪明的、有组织的、创造性的源泉。无意识可以不需要意识过程而自主运作,并能够实现深度的转变性变化。催眠情境不是一个将暗示“植入”被动接受器的过程,而是来访者的意识过程被暂时搁置起来的过程,以便无意识过程产生有意义的转变性经验。根据这种观点,发生此类变化并不需要意识洞见。意识心理很聪明,但无意识更智慧。
所以说,无意识被看做是自我完整而核心的部分,而不是需要回避或者努力,控制的东西。催眠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以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意识到这一切。
三、无意识可以是再生性的并不意味着它总是这样。无意识过程的潜在再生力的最终价值要依靠其表达时所处的背景。换句话说,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催眠师因此努力去营造能使无意识具有再生性所需的那些条件,如(1)建立一致的意图(2)确保生物背景的韵律和平衡(3)探索适合来访者社交结构的有效合作方法。
在无意识过程与意识过程之间存在一个可以工作的补充地带,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们就是在这个补充地带开始将诸多变化整合进所希望的社会背景中去。假定对于大多数的创造性成就来说,最终都需要意识和无意识两大系统的参与。这一点可以举例说明,如解决苯分子结构之谜的著名德国化学家冯凯康勒,他曾长时间有意识费力地解决手头的这个问题。最后却在他的白日梦里,他的无意识过程产生了类似一个由六条蛇构成的六边形结构。受此启发,他的意识认为这个比喻代表了那个难以捉摸的苯环结构。因此,他的意识心理识别并提出问题,无意识则生成了比喻性的解答;然后意识心理紧接着就破解了这个比喻的含义,无意识将两个形式相关但内容不相关的结构联系在了一起。意识心理可能立即将它的搜寻限制在那些与问题有关的范畴。然而,无意识却能忽略内容,去寻找结构和类比类别的相似关联性。当然,意识里的抽象道具同样重要,因为需要它们以标准化格式来表征和交流解决方案方才可以应用在技术上。
四、无意识与意识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创造性成就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这似乎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个体可能会被无意识完全控制住,在极端的例子里,这被称为精神病。或者更为常见的是,一个人可能强烈地不信任无意识的直觉过程,并努力通过理性(“分裂的”)手段来严格控制生活。这种分裂可能由于隐含的文化民俗或者特别的个人经验,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否认或“遗忘”和自己相关的、某个不完整的或创伤性的经历,从而和无意识资源分裂。催眠师的任务就是找到让来访者学会欣赏意识和无意识两个过程价值的方法。
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的关系边界可能是灵活的、可穿透的、开放的,或者是封闭的、僵化的、不可穿透的、坚硬的,这取决于诸如肌肉强度、心理安全度,以及经验是否为可接受的或是否是分裂的。当边界为第一种时,意识与无意识心理会相互补充;当边界为第二种时,它们就会相互对抗。
五、人不应困惑自己是处在无意识状态还是意识状态。心理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是自我了解并表达处于经验世界中自我的工具。一种工具的创造潜力与其破坏或压抑的潜能是相等的,就看自我将如何使用它。炸药可用于和平也可用于暴力,同样,心理过程可以给个体造成痛苦,也可以生成满意感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这取决于个体和无意识的关系以及是否愿意全然接受自我的所有方面。
六、认同自己成为一个特定过程的人将会被这一过程所利用。例如,假设一个人强有力地规定自己必须要聪明,他将因此被高度激发去展示与其需要相符合的行为,同时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回避一切可能挑战这一前提的行为。同样的,对于可能带来不确定后果的行为,他会表现出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他固守在那些熟悉的、“假装”聪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里不敢求变。这又必然会导致对智力表达的不接纳,因为智力表达要求独立性、自发性和创造力。
一个人的意识和无意识是如此不同又无处不在,在催眠术入门知识中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催眠的作用基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催眠知识。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