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3-03] | 浏览量:104 | 作者:Hypnos |
是否存在任何足够好的理由让我们采用一个单一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和应用临床催眠呢?我们如何能在我们自己的概念或哲学框架和来访者实际的体验之间做出关于催眠的区分呢?
我们所面临的危险是,当某些现象超过了我们视线所及的范围,我们就会对其视而不见。事实上,大多数的催眠临床工作者都认为自己属于折中取向,这间接地说明,专业人士希望有自由去做任何有关催眠治疗这个领域一样(Kihlstrom,1997,2008)效果的干预,而不只是忠于一种特定的干预模式。
当你去考虑自己如何能够甄别出特定的心理结构或人格时,你也就可以超越对心理结构或人格的特定假设。换句话来说,如果存在可以被甄别出来的心理结构和人格,而且还可以依此发展出某些明确的理论或模型,那么或许最值得探究的就是这样一些结构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在个体身上显现出来。来访者的哪些言语和行为能准确地向临床工作者揭示出这些假设性的结构的存在?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会将这些结构表达出来。通过关注来访者所做的沟通,临床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某些主观体验,并因此能更好地尝试理解其体验的哪些部分需要关注和干预。
每个催眠临床工作者在和来访者工作时都会行使其职责,不断地去评估来访者的需要、动机、技能和限制(Lynn&Kirsch,2006)。每个催眠临床工作者还会进一步评估在他们的关系中有多大的可能性能成功地达成目标。这些评估的方式十分多样,催眠临床工作者尤其会采用和他们对问题进行概念化的方式相一致的方法来做评估,即催眠临床工作者在和来访者工作的时候来组织自己的种种知觉和观察的框架,而问题的概念化则依赖于问题是如何被沟通的。
你的临床框架是你用来看待人们和他们的问题的方式。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这个框架会因为正式的培训、个人经历以及在两人互动中所产生的信念系统而有所不同。笃信某种特定理论的人对某个问题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将不同于相信并实践另一种理论的人的方式。例如,同样是在体重方面有问题的来访者,接受认知为治疗的那位所获得的治疗干预和概念必然体重问题的12步法取向和医学取向在结构上显然也大不相同。
至今,没有一种关于催眠的理论能足够好地解释人们的行为原因,也无法解释进行何种治疗干预总能成功。当前所使用的催眠治疗手段已经超过了上百种(Hubble,Duncan,&Miller,1999)。每种催眠治疗手段都有自己的拥护者,也都能在一些关于催眠的文献中得到支持,尽管不一定是严格的科学研究证据。尽管催眠治疗取向种类繁多,但没有一位催眠术治疗师能成功地治疗所有的来访者,或者说,没有一位催眠术治疗师能成功地治疗大多数的来访者。催眠治疗对人有帮助,但鉴于人类本性的多变和不可预测性,它并非100%有效,也不可能在未来达成这一目标。一个理想的目标是了解它的限制,并且努力去超越它。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