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30]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虽然现今的催眠学已经发展地相对完善了,但是催眠的发展就像所有事物的发展历史一样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革,催眠历史也许和人类史一样悠久,它同样有着错综复杂的发展脉络。你知道最早人们是怎么看待催眠的吗?在学习催眠的时候,关于催眠的发展是必学的催眠术入门知识,也许你能够从这些历史观点中获得更多启发性的思考。
一、催眠是病态的。马丁•夏柯于1878年决定研究催眠,当时他是欧洲最著名的神经科专家。他的实验对象是几名女性,她们在巴黎的Salpetriere医院被诊断为癔病。经过类似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调査,夏柯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和癔病相似的病态。后来他把催眠归结为三个理论水平——强直性昏厥、昏睡和梦游症。受夏柯在神经病学方面的威望影响,很多人接受了他关于催眠术的这种观点。这些人被称为Salpetriere学派,他们支持夏柯的理论,与Nancy暗示理论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二、催眠即暗示。Nancy学派的创始人奥格斯特•利贝尔特是法国的一名乡村医生,他把催眠与睡眠比较后,认为催眠是直接暗示的结果。这一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催眠受试者能够一直和催眠师保持和谐。利贝尔特的催眠方法是深深地注视受试者的眼睛,暗示受试者变得越来越困,此时发出去除症状的直接暗示。如果不是希普维特•伯恩汉姆,利贝尔特的工作不会引起关注。伯恩汉姆是Nancy大学著名教授,他后来成为利贝尔特的学生和仰慕者,并成了Nancy学派的领袖,与麦斯默的物理理论和夏柯的神经学理论各成一派。伯恩汉姆提升了对催眠的心理学解释,将其视为暗示导致的一种强迫性暗示状态(这种反反复复的争论导致一些当代研究者完全拒绝诸如“trance”和“hypnosis”类术语)。伯恩汉姆认为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暗示感受性,他将其定义为“把意念转变为行动的能力”。作为一名杰出的医生,他成功地将催眠应用于各种催眠治疗行为中,同时对夏柯的理论给予严厉的抨击。然而,伯恩汉姆渐渐地停止了催眠术的使用,他认为在觉醒状态下进行暗示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并把这种新的方法命名为“心理疗法”。
三、催眠即解离。解离—般被定义为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念系统从正常的人格中分离出来并独立运转。皮埃尔•让内是上述理论的最早倡议者之一,他把催眠状态描述为受试者下意识的而不是有意识的执行认知功能的一种状态。让内引入“下意识”—词来避免使用“无意识”一词,他认为二者明显不同。让内的下意识概念强调执行聪明的、有创造性的和自主活动的能力,这和艾瑞克森使用的无意识概念很接近。让内还认为,除了催眠的分离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角色扮演”的成分,即被试者更愿意去取悦催眠师。
在让内的体验中,催眠性分离通常涉及受试者早期生活经历的退行。在催眠过程中,受试者能记起催眠前发生的事件,以及正常觉醒期间发生的事情。而觉醒后,受试者则不记得催眠时的情形。上述综合理论来自让内在很多领域的严密调査,包括催眠、自动书写和心理病理学。
让内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解离——全部自动症和部分自动症。前者是指受试者转变成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后者是指部分人格解离,具有未知的正常人格。让内的主张影响了很多理论家,包括美国的威廉·詹姆斯和莫顿·普林斯。普林斯曾论述过催眠能导致人格变化,并强调使用催眠治疗多重人格的可能性。
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发展,关于关于最早人们是怎么看待催眠的的观点也在不断进化,催眠术理论的完善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在的理论也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的,它会不断更新换代,向更完美进发。和其他事物一样,催眠术入门时可能是进步缓慢的、迷茫的,甚至也会走错路,但是你也会不断进步、充实自己的头脑。每件事都是如此,只有不断向着优秀变革的事物才能在时代更迭中存留,如果不能保持上升趋势,则必然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