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4-15] | 浏览量:109 | 作者:Hypnos |
催眠的体验被有些人界定为一种转换的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ASC),甚至是转换的多重意识状态,其特征是注意力贯注(absorption)和主观知觉的显著改变(Tart,1969;Tellegen&Atkinson,1974)。这一视角主要采用的是个体内视角的模型,认为相对于个体“正常”的意识状态而言,催眠是一种独特且独立的意识状态。支持ASC的证据在于个体在催眠之前和催眠之中的体验存在巨大差异。按照这一观点,催眠状态是由催眠导入过程引发的,即能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暗示之上来改变一个人的意识状态。ASC被认为具有以下特征:防御降低,更容易触及情绪反应,反应性提高,以及更能够触及潜意识的过程(Baber,1991;Nash,1991)。
就像“催眠”这个词一样,“转换的意识状态”一词也并不精确。意识是一种主观体验。所谓的“正常意识”和转换的意识状态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是不是也在通过你所读的每一个词,每一页书改变着你的意识状态呢?等一下。请想象一只有着绿色耳朵但身体是紫色的大象。刚才我是否改变了你的意识呢?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呢?每当你的觉知从一个剌激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的时候,你的意识就巳经被改变了。
因此,问题在于:如果催眠是一种转换的意识状态,它是从哪种状态“转换”而来的呢?
不过,当被催眠的个体体验到自己的身体是麻木的时候,这的确并不是一个日常的体验。显然,有些东西被改变了,但是到底什么被改变了,以及它到底是如何被改变的,仍然是个未解之谜。许多针对ASC视角的批评都指出这一视角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对于催眠的反应性造成了催眠,而催眠造成了对催眠的反应性;有ASC即表明催眠的存在,而催眠状态即表明ASC的存在。是否存在衡量作为一种ASC的催眠的客观指标呢?至今仍未发现存在特定的生理指标能鉴别出某种特定的催眠状态。但这是否意味着最终我们也不会发现这样一种指标呢?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约翰·凯尔斯壮(John Kihlstrom)(2008)对转换的意识状态问题有如下回应:
或许,问题在于“转换的状态”究竟是如何被界定的。如果我们相信,每一种意识状态都和某些独特的生理特征相对应……那么催眠缺乏某种生理特征就可以被认为是证明了催眠并非是一种转换的意识状态……但是,就我们目前有关身心状态的知识来说,这些知识还不足以将这种相关性作为定义的必要条件。
将催眠视为一种独特的转换状态,或者说,一组转换状态,仍然是十分流行的看法,因为这个观点指出,进入催眠的人似乎可以体验到识状态的观点很容易就能包容这种可能性。同样,它也可以解释在有关催眠易感性的数据中发现,能够体验到这些特定状态人的比例各有不同。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