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29]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混乱技术对于受暗示差的人和自我它可以应用在很多具体的治疗性催眠中,比如通过催眠戒烟、戒酒,用催眠治疗失眠等常见问题。当然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对所有的来访者都使用同一种模式的混乱方式。就像钥匙的确是用来开锁的,但如果拿了一把其他锁的钥匙来开这把锁,那同样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例如,之前有一位想要学习自我催眠来治疗失眠的实验心理学家身上。他先前关于催眠的体验,包括在一些催眠感受性测试中得了“0”分,以及某位催眠师朋友对他所做的一些无效的催眠诱导。尽管如此,他希望改善睡眠的愿望依旧强烈,终于他经朋友推荐找到了另一位催眠治疗师。在评估情境的过程中,他表现出对掌控的需要、还有想知道万事万物“为什么”的强大逻辑心理以及对细节的过度关注,拥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不适合采用传统的催眠诱导方式。因此,催眠师很自信地认为混乱技术效果将最理想,但之后他懊恼地发现这种本应该非常有效的技术遭遇了相当棘手的反感和拒绝。然后催眠师转而装作若无其事地认为他只需要一些混乱,结果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拒绝。最后催眠师决定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在他的思维过程中发现了好几个吸引人的模式。首先,他对那些他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呈现的混乱技术)会自动拒绝。其次,所有交流都会被他公式化地转变成他的体验性假设,然后以某种方式加以验证。例如,他听说判断是否进入催眠的一个行为标准是运动抑制,于是在诱导过程中他每隔一会儿就会自发地把头抬起来看他有没有被催眠,然后,他得出结论说他根本不能进入催眠。毋庸置疑,这些心理过程损害了自然催眠的发展。
在催眠师考虑好如何有效地利用他这些心理过程后,第二周又见了他。一开始,只谈了些心理学界最近的各种研究成果,特别提到了在实验领域中,关于现象确实会迅速发生改变的有趣“事实”。催眠师预期到他会同意这些的观点,在他同意之后,特意提到在催眠领域尤其如此,并指出他的催眠知识基本上是10多年前的旧理论了,那时候的理论和方法都相当粗糙,现在的催眠观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更加深奥精细。当他似乎也接受这一说法时,催眠师又继续强调催眠应该以“多因素的或然论”模型来检验,这一模型假设只能通过同时检验许多行为标准从而对催眠进行科学的测试。催眠师列举了与催眠相关的六个方面:脚部的温度变化、呼吸变化(通常变慢,但偶尔会变快,要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定)、吞咽抑制、眨眼频率变化、手部沉重,以及头部变得轻盈灵活。我补充道,近期还有一项发现表明来访者在催眠过程中最好成为催眠师的“互动伙伴”。
有了这些基础工作,催眠师让他舒舒服服地坐下,并建立了这些识别变量的“各自价值的基线清单”,接着催促他持续、系统地监控催眠诱导中所有变量的“可能变化”,尤其注意变量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催眠师的诱导过程主要由在这些变量间快速转换注意力,同时惊奇地大声询问这些变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它们有变化,是否发生了相互作用,是否将会有不可预见的事物发生(如,一个未知变量的活动)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催眠师始终强烈地鼓励他继续他的检査行为。在约有半小时稳定快速地说话之后,他开始显得有点混乱了,眼皮跳动着,眼睛睁得老大。我因此进一步加快速度,开始夹杂说一些嵌入式催眠引导语“为什么不让你的无意识为你工作呢……放松,放松,你现在可以进入催眠了……”。这样做果然增强了混乱,进一步的暗示使他闭上了双眼并进入了美妙的催眠。然后各种催眠现象出现了,继续给予暗示使其催眠体验进一步深化。当他清醒过来之后,他对自己“第一手的”催眠体验感到兴奋和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治疗就容易得多了。通过录音带诱导对他自己进行超载的有效自我催眠方法,伴随着他自己的自我监控程序,被发展出来。虽然他报告说无法真正地“彻底放松”,但他却明显从失眠症中解脱出来。
重申一下,此处所讲的策略,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非常简单。关于如何接纳和利用来访者的催眠阻抗作用作为促进催眠的基础的问题,最简单的策略就是鼓励这样的催眠阻抗作用,并使它们达到不稳定的程度。最终的不确定和混乱就可以加以利用来发展催眠,这也为进一步的有效催眠提供了机会。
来访者本身的意识过程会妨碍催眠治疗的进度,而混乱技术能够减弱这种意识作用。就像对待上述案例中想要用催眠治疗失眠的心理学家一样,应用该技术或者任何其他催眠方法的时候最有效也是最聪明的方法就是根据来访者的特定模式和加工过程而量身定做具体的催眠方法,基本上所有的来访者包括催眠师都能从催眠中有所收获。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