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0-14]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如果来访者产生了催眠体验,催眠师要清楚地知道是怎样产生的,并且要在开始的时候结合其他适当的催眠方法以及向来访者提出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催眠探索的基本特性:结构化催眠师与来访者有关特定观念和框架的注意力、间接暗示和定向。同所有催眠术一样,这些由催眠师提出的问题肯定也会受到提出者潜在观点的支配,所以是做不到完全客观的。
一、催眠案例:这类现象的一个惊人例子发生在一次心理治疗大会中。在其中某个会议上有四位催眠师的督导座谈,每个人的治疗取向各不相同。当几位催眠师点评一位听众提供的案例时,每个人的提问和观点明显差别很大。行为催眠师提问的是有关系统脱敏层级的问题,心理动力催眠师询问过去经历,而家庭催眠师建议了解家庭关系等等。很清楚的是,每个催眠师问的不同问题,是发展不同“现实”表征的工具。
二、在艾瑞克森学派的方法中,这种假定之一是,更多地关注未来而非过去可以为治疗性改变提供更多的机会。因而,问题会趋向于指导来访者探索在自我系统中资源和潜能如何用于未来的发展。
三、第二个假定是问题当中包含了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个体当前所做的,是转换性改变的基础。为了最好地实现这一点,用来描述现在(问题)的语言,应同样用来描述将来(解决方案)。而传统上并非如此:临床的语言常使用轻蔑的(即:表示不符合社会期许)诊断来表征问题,于是一开始在现在(“坏的”)状态与未来(“好的”)期望的状态之间就有断层。目前看来,对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使用不同的语言,会令问题之中包含解决方案这一关键准则的应用变得很困难。最后,艾瑞克森学派催眠师力争问题表征的中立,因而对模式的描述可以是期望的或不期望的(即:解决方案或者问题),这取决于它表达的性质和情境。例如:表达愤怒的过程既不“好”也不“坏”,其评价取决于何时和如何表达。
四、一个相关的假定是催眠是描述心理现实建构的出色模型。催眠的语言可以用来描述催眠的产生,也可以描述问题症状的产生。这样看来,问题过程的方向,也是已经存在的中性的“催眠诱导”的方向,也就是说,所体验的固着观念(行为、认知、情感等)的互动序列,可以引向(“带领到”)催眠带来的意识选择的替代状态。我们将看到,这允许催眠诱导和其他催眠治疗的沟通直接从来访者采用的“问题诱导”中形成。
在催眠术的操作实施中,这种提出问题的形式旨在挖掘来访者的可用于未来的资源和潜能,并由此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来访者现实心理的一个映射模型。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