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02] | 浏览量:101 | 作者:psychic |
对于专业的催眠师来说,对来访者进行准确的催眠判断是做好催眠治疗的基础,也就是说,催眠师要对催眠者的状态进行判断,同时,给出合理的催眠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完整的催眠治疗。
催眠状态有哪些
催眠状态其实指的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相对程度。为了说清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一般水平:意识状态、意识与无意识的混合状态,以及解离状态。处于意识状态下的被试(常被称为觉醒状态)基本上以理性和现实定向的意识过程为主;他们根本没有进入催眠。处在混合状态的被试(常被称为轻度催眠)则体验到一种意识和无意识的交互作用。比如,他们可能仍然能意识到外部刺激的存在,但是却不会感到被迫去积极地注意它们;内部对话可能会有,但是指令性和主宰性更少了。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被试一般不会感觉到依附或固着在某个单一的观点上。处在解离状态的被试(常被称为深度催眠)则完全沉浸在无意识过程中,并且通常体验到许多本节所描述的关于催眠的特征。
催眠师应该如何把握催眠程度
对于催眠师判断催眠状态的问题催眠治疗师非常智慧地关注着漂浮现象,因为不同水平的催眠状态要求不同的资源利用。比如,引导性交流的目的是使被试从意识状态转入混合或解离状态。许多催眠治疗性的利用程序只有在引导充分完成后才介入(正如由后面提到的方法进行评估一样)。甚至在那个时候,催眠治疗师应该对一切有可能减轻催眠程度的因素保持敏感,因为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限制了治疗程序的效力,如果治疗要求的是解离状态的话就尤其需要注意(并不是人们所误解的那样“催眠状态越深越有利于治疗”;我们将会看到,许多催眠治疗程序只要求进入混合状态,只要催眠来访者的意识过程不主动干扰催眠性的探索即可)
被试的催眠状态还可用来决定最适宜的交流风格。例如,对于意识状态下的,或者混合状态下的被试,最好用间接性交流(如暗喻故事),以避开所有来自意识过程的干扰。然而,对于解离状态的被试,就需要大大减少间接性交流,因为此时意识过程并不非常活跃。
催眠师在催眠过程中需要对催眠状态进行准确判断,选择合理的催眠程度,并且催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催眠来访者的风格特点,以及治疗程度进行调整,这需要催眠师在日后多加练习。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