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3-22]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当我们去思考症状的本质时,我们或许就更容易理解潜意识心灵所具有的隐喻本质。一个人是如何发展出某个特定的症状呢?为什么面对相似的应激,两个不同的人会发展出不同的症状呢?当然,就为何人们会发展出症状这个问题而言,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对于有些人来说,答案在于遗传的先天素质;对于有些人来说,答案在于条件化;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答案在于不适应的或无效的应对策略。
有一些临床工作者认为,症状乃是象征来访者经历的隐喻。例如,具有象征取向的治疗师会把一个人的肥胖解释为一层起到保护作用的脂肪层,其功能在于抵御那些不请自来的性方面的要求,或者将其解释为一种“咽下愤怒”的模式。也就是说,症状被视为是在潜意识层面形成的,因而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有目的的。治疗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尝试给来访者一些解释,让他们得以洞察自己潜意识层面的需要或是维持症状的动机。简而言之,他们尝试让潜意识的信息进入到来访者的意识层面,从而对这些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临床议题:治疗师是否应该对来访者的症状所具有的潜意识意义进行解释呢?对于类似肥胖这样一个症状,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说法都可以看似合理地解释这个症状呢?临床工作者的角色并不一定是去将自己的解读强加于来访者身上,而是帮助来访者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答案。现实的来讲,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加诸于来访者身上乃是形成治疗关系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但是在我看来,最好还是将其减低到最小,并与此同时将有利于来访者福祉的方面放到最大。
潜意识层面的治疗故的精神病学家米尔顿·H.艾瑞克森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心理治疗的走向。他所发展出的治疗风格乃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一个症状可以具有隐喻的意义,那么对其的治疗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因此创造出了既以直接的方式也以间接的方式来使用催眠和心理治疗,从而针对体验具有的无意识方面。他的著作因其实用性和原创性至今仍然受到临床工作者的追捧。
艾瑞克森令人信服地指出,在催眠中,通过各种暗示的机制来和来访者的潜意识进行沟通乃是一种更尊重对方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处理了他们的需求,但又不必一定要直接对峙来访者意识层面的恐惧和限制。
此外,他强调,这样一种沟通的方式更为尊重来访者的人格的完整性,因为它没有通过让来访者去迎合临床工作者的信念或所持有的理论而将临床工作者的价值观强加在来访者的意识心灵之上;而是允许来访者有机会将他们希望保留在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仍然保留在潜意识水平,也让他们希望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能进入意识之中。
临床工作者的责任在于利用(因此,艾瑞克森的干预风格也被称为利用取向)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艾瑞克森的取向是高度个性化且以来访者为中心的。
米尔顿·艾瑞克森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理念也被那些各有所长的临床工作者发扬光大。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心理研究所(MRI)便是心理治疗界中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MRI的创始人因其在短程治疗方面的创举而闻名,并且在将临床催眠、家庭治疗和策略派治疗引人心理治疗的实践主流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MRI的早期成员中有数位极具影响的权威人物,例如乔治·贝特森,理查德·费希,杰.黑利,唐纳德.杰克森,维吉尼亚·萨提亚,保罗·瓦茨拉维克以及约翰·魏克兰德。他们都极为推崇催眠在他们工作中的价值。
杰·黑利的经典著作《非同寻常的治疗:米尔顿·H.艾瑞克森博士的精神科治疗技术》:有助于推动心理治疗的变革——让心理治疗能产生即时的效果而非进行无休无止的分析。在保罗·瓦兹拉威克的经典著作《改变的语言》中,他雄辩地指出,出于治疗的目的为了能尽量有效地改变来访者的体验,我们需要和来访者的潜意识进行沟通。
瓦兹拉威克认为,与其使用那些来访者的意识头脑所推崇的理智的、逻辑的术语,还不如使用那些更具描述性的、更富有情绪性的、听起来更有吸引力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更有可能和来访者强大的强意识资源对接。
不过,我们又如何来看待硬币的另一面呢?也就是说,催眠是否如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可以被用来“绕过意识的觉察”,从而让来访者对催眠师的暗示毫无招架之力呢?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