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29]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在接受催眠的时候,进入催眠前和催眠状态下受试者的表现是不同的,那在开始产生催眠体验时有什么现象特征可以被明确地表达并被催眠师准确捕捉呢?这种特征是催眠师转变诱导策略的关键,及时抓住时机是成功催眠的基础条件,这也是除了对催眠技术的掌握外催眠学习入门训练的重点之一。
一、体验上的、非概念上的参与。处于催眠状态的人通常沉浸在体验里而非概念里。他们更能直接体验“事物的本来样子”,并且一般情况下表现出不需要逻辑上的理解或概念上的分析。其特点是思维过程不再重要、更少评判、更少语言,以及更少抽象性;同时,他们的描述是基于意象的、更多感觉的,以及更加具体。信息处理的体验性模式使人有能力与其资源和当前现实作更深层次的连接。这种能力对治疗来访者来说尤其珍贵。通过搁置习惯化的、功能不良的意识过程,“在不同的体验水平上了解自己”,人们就可以多视角地自由探索体验。
从概念框架下解放出来的体验过程将治疗性催眠与症状性催眠区分开来。在症状性催眠状态下,个体通常体验性地沉浸在某个过程中,同时又被僵化的概念性想法所吸引,而僵化的概念性想法又影响了体验式刺激的价值,并对其造成偏差。这将导致周期性的、可预见的体验结果。催眠引导的目标是驱散这些僵化框架的固着,打开体验过程,以获得内在深层智慧。
二、自愿体验。催眠状态下的人通常非常愿意用新视角进行体验。此特点经常被描述为易受暗示性,这个词有时却包含着错误假设——即被试的体验是被动的,是由另一个人的(催眠师)指令引起的。而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是这样强调的:
无根据的、谬误的假设太常见了……无论催眠形成的是什么,都必须并完全是最初的暗示所致。恰恰相反,催眠状态下的个体仍然保持着同一个人的特点……他那改变的行为是其生命的体验所致,并不是治疗师的原因。治疗师至多影响了他的自我表达方式。催眠诱导及保持都是为了提供一个特别的心理状态,使受试者可重新联系并重组他内在的心理情结,并以一种与自己生命体验相协调的方式来利用自己的能力。它还允许被试更多地了解自己、更恰当地表达自己。
催眠受试者一般不会跟随那些与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指令。企图强迫受试者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往往会将他们带出催眠状态;一般来说,这种企图会使受试者不再信任催眠师,并对其感到愤怒,会严重破坏催眠治疗的关系。
被催眠的人对做何种体验保持充分的选择权利;在治疗性催眠中感受到的安全感和健康状态,一般会增强个体的感觉选择能力。如同一个饱受折磨的商人去度假一样,催眠中的受试者终于可以逃脱焦虑和正常意识过程对某一点的固着,所以会更加愿意并能够尝试有创意的和自发的行为。
三、时空关系上的灵活性。催眠体验的现象特征一般都发生在一个时空背景下。在催眠状态下,你可以有很多方式联系时间和空间。你可以完全与当下分离并转移到可选择的时空现实中去。比如,你可在主观上将年龄退行到过去或者进入未来;你可以扭曲时间,像体验一小时那样去体验一分钟(时间延长),也可以像体验一分钟那样去体验一小时(时间压缩);你可以产生出对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幻觉,也可以将实际上存在的东西赶出你的幻觉。
在这些和其他催眠现象之下,就是将时空连在一起当做可控变量的能力,而不是受其限制的恒量。换句话说,催眠状态下的人解除了固着,转移至单个的时空坐标(“当下”)。由此,使得其他潜在的无限现实可以被加以利用。这种灵活性具有巨大的治疗价值(如:重组过去、改变个体当前观点、改变对未来的信念)。
关于时空可变性,在《绿野仙踪》中有一个绝妙的例子。在开场的一幕,桃乐丝被一个大拇指在头上轻轻一点,其意识心理便被“弱化”了。她知道,接下来她会在房间里急速旋转(在“虚空中”)。围绕在她周围的各种各样的物体都来自她的平凡世界:厨房水池、自行车、篮子等等。这些飘浮的物体都被“去掉了通常的外框”。与其相似,在人们清醒状态体验下被捆绑在严格的外形下的各种基本元素单位,而今在催眠状态下却都被解开,从而能够重新连接成新的、更适合的外形(框架)。
在催眠状态下的催眠体验更自由,受试者有绝对的自由权选择体验的时间、空间的方式和形式,将自己的意识置身于这种自由情境中。而对于在实践摸索阶段的催眠师来说,对受试者这种表现的掌控能力在催眠学习入门阶段是必要的且能证明领悟能力的。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