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0-17]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角色扮演是什么?它指的是在活动中,参与者在故事世界中通过扮演角色进行互动。参与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获得快乐、体验以及宝贵的经历。那么催眠术与角色扮演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为什么要在催眠术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概念?
问题诱导作为一种互动性的序列,需要两个或更多的人来做对立角色。这些“演员”可能是人际间的(真实的人),也可能在个体内心(想象的人物)出现。催眠治疗的沟通要做的就是改善这些互补的演员间的关系。
二、催眠师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一)问题发生时有谁总是在场?
(二)问题发生时来访者想象中总是出现谁?
从这些问题中得到的信息告诉我们,催眠沟通中需要包括谁和跟随谁。
三、催眠案例一:一位女士想从“忧心的攻击”中解放出来,结果发现当她体验到这种感觉时她先生总是在场。如下图所示,“女子及其丈夫”是要处理的组合结构(即关系单位)。由于问题发生时丈夫人在现场,催眠师要求他也要出现在治疗过程中。丈夫一开始不肯参与催眠体验,于是催眠师指导他“根据他自己的需要”观察他妻子正在进行的催眠。这样给他间接的引领,而给他妻子直接的引导,两个人都产生了有意义的催眠。用这样的方法,在几次会谈之后丈夫便直接要求把他也加进来。
四、催眠案例二:另一个来访者需要完成论文的诱导序列为:坐下→拿笔→写一句话→停下思考→别那么荒谬!我没法做好!←→别担心!怎么那么难呢?→脱离:觉得自己很渺小→离开家→去学校(图书馆)。经过沟通发现,在她的症状群中不变地出现父亲说教的画面。如上图所示,“女儿与父亲”成为催眠主要处理的关系单位。由于这个关系主要在女来访者的想象中发生(催眠治疗过程中),只看她本人便可发生有效的改变。
五、这里的主要观念是,记忆中不变的关系次序是每个个体的信息模式。它们是设定好的在特定关系中互动的固定指令。尽管个体本人可能只认识到模式的一面,但是行为却是被潜在的模式的两面所主导的,因而催眠沟通必须都做处理。这可以通过让两面(或所有面)都呈现出来,或在催眠中吸引个体注意到两面来得以实现。在这两种情况下,催眠治疗都很重要。被催眠者会有他们既是关系的一部分同时又与关系分离的体验。这使得人们可以转换观点,甚至同时持有相反的观点。此外催眠治疗将图形(即心理结构)与背景相连(即生物情境),这是改变能够持续下去所需要的情境。将个体从与心理结构的僵化连结,转向注意安全的生物情境后,符号系统的转换性改变就得以发生。
六、对上图组合结构的分析:关系单位的互补
要推动这些改变,催眠师应意识到冲突双方的特点、他们的模式、沟通内容、对某个催眠观念的回应等等。在提出催眠观念时,催眠师要保持醒觉,他在同时与个体的至少两个互补部分进行交谈。
七、如何跟随和引导这种角色关系?
(一)象征故事:催眠师讲述奇闻轶事,其中的人物互动特点与来访者的问题动态相似。
(二)催眠师扮演动力的一部分,来访者扮演另一部分。这可能会涉及扮演比抑郁的来访者更悲观的角色,于是来访者开始自卫而转向互补角色(“事情没那么糟”)。之后转换到对立角色,治疗师指导来访者通过一系列角色转换,能够体验动力的两面的价值,这便可以通过催眠发生系统整合。
(三)还有一个方法涉及催眠中个体在卷入关系的所有角色的经验认同之间往返而行,然后建议他/她放手,“让无意识去整合和建立两部分间的相互支持关系。”
不论用什么方法,催眠师的假设是来访者卡在关动力中,以不变的互动方式扮演固定的角色。通过认清这些角色和他们在不变的关系中的回应策略,催眠师便可以结构化的体验探索来跟随这种关系,引领它走向更平衡和互补的表达。
八、关系中的扮演不一定用人物来代表。他们可能是个体的象征“部分”,用幻想象征、声音对话、意象(如:动物)等等来代表。当这些部分出现时,与它们共同治疗是需要的,通常也假定这不变的动力来自于和反映了来访者面临的真实的人际挑战。因而催眠师虽然是跟象征的想象人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催眠治疗最终要联系到人际领域的真实的关系困境。
催眠术中这种方法类似于换位思考的观念,了解来访者在问题中的冲突,然后使其在冲突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能够获得相对的体验,之后引导来访者平衡这种关系。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