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0-12]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在对来访者的外部意识进行跟随和引导时,可以采用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沟通方式来进行。但是不论哪一种催眠方法在使用时都是有一定技巧的,不可能不管怎么应用都会产生同样好的效果,那么在对来访者进行跟随和引导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言语和非言语的跟随和引导通常同时使用。常见的一种应用是,说话的同时用一致的非言语沟通做补充。比如,催眠师口头描述放松的渐进历程,同时放松非言语表达;或者述说特定情绪(如喜悦)的产生,同时使用该情绪的音调和表情;再如想让来访者抬起手时,用提高的语调建议“抬起来”并与来访者的呼吸同步。这种用多行为通路来达到某个状态的过程,如果做得很自然(不太夸张),会非常有效。
二、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也可联合使用,来做迂回的跟随和引导。例如,催眠师可以一边用相应的口头讨论引开来访者的意识,同时从非言语通路接近来访者的无意识。我们将看到,这对于催眠沟通是常用并非常有效的策略。
三、渐进、许可、适应性的行动跟随和引导,并非总是适宜的。比如,有时故意打断来访者的节奏或挑战他的立场会更为有效。这些“震惊”或“混乱”技术,打破了来访者的意识进程,于是可以产生替代的更有滋养性的存在方式。这种技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仍是跟随和引导,但是处在更高的层次上,也就是说它们支持了来访者发展出生活中更多选择的渴望。
四、只有在很高明且连贯地使用时,这些催眠术才会很有效。催眠治疗师使用技术以达成治疗目标。就像我们一再强调的,催眠师必须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来做到这些。但这并不是说催眠师所做的全部就是跟随来访者的方向。事实上,有效的催眠师会用系统方法(如通向催眠或治疗改变)来调整行为。不幸的是,很多催眠师尤其是刚刚学习催眠术的人,有时会忘记这些,而在心理过程的迷宫里无助地追赶来访者。艾瑞克森学派的催眠师会用弹性的方式工作,从来没有真正地确知过程将如何导向期望的状态。结果你有时会沮丧地发现,来访者在带着你不停地兜圈子。
五、催眠师可以从挫折感、困惑感或来访者在主导互动过程来意识到这一点。此时,“重组”是个很聪明的办法:花一点时间进行内部取向并“聚焦”。一旦放松下来,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人在一遍又一遍地做什么?(也就是说,来访者固着的那个不变的模式是什么?)我如何加入他并欣赏这些模式,因为它们会引领我们到达期望的状态?”一旦产生对来访者的模式的欣赏,那就再朝向来访者重新开始。
六、催眠师意识到在来访者的过程中“迷失”时,不可过度烦乱(如羞愧、愤怒、迷惑),否则只会让自己在困局里陷得更深。接受它就可以将其看做正常出现、很容易转化的东西。事实上,这经常会很有益,可用来向来访者示范如何有效应对和转化失败与迷惑。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教导催眠师,使用行动的跟随和引导的使用应是许可而又直接的、有弹性而又系统的。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应用,整个过程会限制而不是拓展催眠师的选择和效能。如果有意识的使用,它们会成为创造无数满意体验的了不起的工具。
七、有效使用的内容永远在变化中。跟随和引导是关系准则,它们是与变化中的模式合作的规则。此外,一个技术是否构成跟随和引导,完全要看来访者的反应,技术不能从关系中抽离出来单独界定。用埃利奥特的话说,催眠师于是以“暗示和猜测,暗示继之以许多猜测”继续下去。来访者更深地体验到被吸引,标志着技术的成功。由于来访者的体验是变化的,技术必须重新调整。在某一个时刻有效的跟随,通常很快会变得不再适宜。催眠师必须随着来访者变动的体验调整沟通方式。催眠师持续注意来访者以了解该做什么,也就是说,来访者的模式是催眠师的沟通背景。这再一次显示了人际式催眠的需要。
在催眠中使用跟随和引导技术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问题,催眠术是给用于治疗帮助来访者的,不能自己先受了影响;另外,任何技术的应用都要灵活变通。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