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3-08] | 浏览量:100 | 作者:Mesmer |
业界人士开发了一些正式的测验工具来测评这样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催眠易感性。在普通人群中,催眠的反应程度在本质上呈钟形曲线状,一端是低催眠易感性,另一端是髙催眠易感性。当某位研究者或临床工作者声称,基于这类标准化工具,如果存在某个比例的人群无法被催眠这种现象时,我们又应该如何下结论呢?缺乏反应究竟是一种个人局限,还是对某种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的做法的反应?统计催眠易感性的高低数据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一、某个特定的个体有多少体验催眠的能力?
在这个问题上,催眠易感性的统计均值能告诉我们的并不多,也无法很好地预测其临床效果。此外,这些工具的开发背景和临床上的互动相去甚远。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采自一个研究被试的样本,每个被试都完成了研究所必须的标准化的程序,然后研究者来决定他们中有多少人能够呈现出被认为和特定水平的催眠程度相关的行为。这类研究的局限自是数不胜数。
(一)这类催眠易感性的研究最严重的谬误在于标准化的导入程序。
这些程序并不顾及被试具有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成功的临床催眠来说,评估个体的差异,然后在这些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特定的暗示乃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每一个人使用一成不变的技术注定会导致在不少人身上以失败而告终。
(二)面对这类忽视个体差异的程序,能对此做出反应的被试表现出的是极大的变通能力。
那些对这些标准化程序反应欠佳的人也可能很容易被催眠,但是或许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其个体的特性。如果是和一位胜任的临床工作者进行一对一的治疗,临床工作者很可能会考虑到这样的人所具有的独特性,因此这些人也就更可能做出良好的催眠反应。不仅如此,进入治疗的来访者和研究的被试在动机上有很大的差异。相比理智上的好奇,个人的痛苦对催眠的反应会有不同的影响,而相比被试和研究者之间的那种非个人化的关系,来访者和临床工作者之间温暖的关系对催眠反应性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二、在催眠易感性的数据统计的研究中,催眠的深度是通过被试是否呈现出和假定中特定的催眠水平相关的行为来衡量的。举例来说,如果说被试表现出诸如年龄退行这类催眠现象,那么被试就会被认为至少具有中等程度的催眠易感性。有关催眠的传统概念假定,如果你能够表现出“X”现象,那么你就一定处于“Y”的催眠水平。
这实际上是一个缺乏根据的假设,因为人所表现出的催眠现象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觉醒”的状态处于同一个连续体中。例如,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全神贯注地从事某一个任务,直到任务完成才注意到自己受伤了(例如,划破了道口子,被撞得淤青)——“我流血了!怎么会这样呢?”即便并没有正式地引入催眠术的干预,对于那些处于专注状态中的警觉而活跃的人来说,他们也仍然可以表现出各种催眠的现象。
有关催眠易感性的正式研究和数据的统计同样还假定你必须使用正式的催眠导入程序才能够让催眠发生,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人们常常会进入某种自发的、非正式的催眠体验,而对于知道如何识别并利用这些暂时的专注时刻的临床工作者来说,它们和正式引发的催眠体验同样有价值。
声明:【本文由催眠心理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